蜥腳類亞目恐龍是迄今為止世上存在過的Z大型的動物。Z重的達100噸,Z長的從頭到尾的長度可達60米。
他們為什么這么大是長久以來困惑人們的一個迷。2002年,南非開普敦大學的生態學家杰里米?米奇利提出它們之所以這么大是由于其飲食導致的。
侏羅紀里食草的恐龍很難獲得足夠的氮元素,米奇利說道:“因為那個時期大多數植物的平均含氮量都很低,而二氧化碳水平很高,大概是今天的十倍。而這就更壓制了植物中的含氮量?!?/span>
那么長得大有什么好處呢?動物體型越大,代謝率越低,生長率越低。這個現象的原因存在爭議,但都關乎對氮元素的需求:動物的代謝率越低,生長率越低,它需要制造的蛋白質和DNA就越少,每口食物中所需獲得的氮元素也就越少。
少年恐龍必須通過一些肉類或真菌來補充它們的飲食。但是一旦它們長成巨人,就可以依賴低氮的樹葉來維持生命。
但是,解決了一個飲食問題可能會引起另一個問題。位于譚普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生態化學計量學家吉姆?艾爾賽懷疑大型蜥腳類亞目恐龍也許不能獲得足夠的磷元素。
巨型動物要支撐它們的體重,需要比小型動物相對更大的骨骼,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相對較多的磷元素,因為骨骼是由羥基磷灰石組成的。大型植物和生長較快的植物含有較多的磷元素,因此大型蜥腳類亞目恐龍可能通過食用這些大樹的葉子而獲得足夠的磷。